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美学与室内设计论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建筑美学与室内设计论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系研究生应怎样看待论文写作的训练?
谢邀。因为从事相关工作,谈几点看法。
是不是可以将题主的问题理解为:
1.写好论文到底重不重要(感觉潜意识认为是不重要);
2.建筑学论文与其它专业论文的区别。
探讨问题前,要搞清楚论文的概念是什么。百度词条已有解释,归结起来主要功能有三:交流思想、探讨问题、描述成果。有了这个基本概念,题主的问题就容易回答了。
第一个问题:对建筑学来说,搞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理念。从宏观看,大到建造一座城,像雄安新区(题主可以在网上自行查阅雄安新区设计的构想,这只是一个公开版本,但其中透露出的科技、绿色、美学设计理念,可以说极为先进,目前没有哪个国家整体建造这样一座城),小到一个新建筑材料的运用,都是先从设想开始,逐步转变为文字、再探讨完善,成熟后付诸于实践,这是一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过程,也是代价最小的过程,论文当然是最好的载体了。作为建筑学研究生让你设计一栋商品楼可能小菜一碟,但让你设计雄安新区你要考虑什么呢,如果考虑不周,造出来发现不合符要求,难道拆了再来吗?
第二个问题:建筑学论文与其它专业论文除在不同专业领域外,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交流思想、探讨问题、描述成果的目的。视野更宽广一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本质是相通的。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优秀的论文是对所在领域深耕的最佳体现,更是优秀思维者的高质量产出。论文背后的思维方式就是渔,对题主来说是很重要的。好好写论文,并把它付诸于实践。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探讨。
《走向新建筑》这本书怎么样?
作为一名建筑师,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深刻且华丽。
在了解《走向新建筑》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勒·柯布西耶。
他这不止是一个名字,更像是一个符号。犹如毕加索之于绘画,贝多芬之于音乐,达芬奇之于所有。
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而《走向新建筑》一书,几乎是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必读之书。作者呼吁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建议新的建筑发展应当向着工业化发展,对新生的机械精神的赞扬不遗余力,追求简约的纯粹主义 。始终贯穿全书的都是否定停滞不前的复古主义、机械拼凑的折衷主义等这些守旧的建筑风格,主张新时代新建筑的超前设计观念。
《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他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也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你也许是一个建筑师,也许不是一个建筑师。
或者你只想了解一个建筑师,那这个人就必然是勒·柯布西耶。
或者你只想看本建筑类的书,那这本书就必然是《走向新建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美学与室内设计论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美学与室内设计论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