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近现代室内设计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近现代室内设计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有没有和梵高的《夜间咖啡馆》类似的绘画作品?怎么样?
你好羁文!
我很喜欢你提出的问题,因为有思考的痕迹!!
艺术总是很有趣,每个人看的角度和感受都不同,这就是我问什么一直喜欢艺术 。希望能一起探讨!!也能跟大家一起交流心得。
我也喜欢梵高,因为他的热烈。
我喜欢梵高,去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细细品味他的作品,还曾经去他生活过的法国南部的阿尔、就在开满向日葵的季节去的 。我又去了圣雷米,那个画出星空的修道院……满怀着对梵高的崇敬。
梵高【星夜咖啡馆】
下图就是我在你提到的【夜晚的咖啡馆】里拍的照片——一百多年,依然留存完好,也是给这个曾经孤独死去的后印象派画家的纪念。
为什么梵高的画会受很多人喜欢?
我觉得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简单而热烈 。那种热烈,是你一眼看到他的画,不管你是不是了解艺术,都可以感受得到的。27岁的梵高从一个笨拙但充满***的初学者,以惊人的速度进步。梵高不分昼夜地钻研着绘画技巧,用他全部的生命在投入 。
在印象派、后印象派的浪潮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充满阳光,贴近生活,感觉那生活是画家的,是当时法国人的,但也是我们的生活。
中国有“梵高”么?
那么中国有没有梵高一样的画家?有没有【夜晚咖啡馆】、【星夜】这样的作品呢?
- 从技法来谈,油画来自西方,因此,中国接触油画已经是相当晚期的时候了。在中国同时代,肯定没有梵高这样的画家。而且中国从文人画以来,都推崇的是“大道至简”的水墨,梵高推崇的是层层叠的都厚重,两者很难从技法上重合。从近代来说,我觉得赵无极也许是个跟梵高一样的色彩***。他中西合璧后的表达,独特,冲击力强。
赵无极作品
- 从画作表达出的情感来说,梵高绝不会说个案。古往今来,无独有偶。艺术有时真的蛮奇怪,即使面对同一种情感,不同的艺术家却会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但你可以感受到相同的被打动的瞬间。
梵高【星夜】
- 在面对孤独伤痛时,梵高画中所呈现的是一层层及厚的颜料所堆积成,画中的一笔一画都充满力量,在修道院小窗口望向遥远黎明将至的夜空……
- 中国的八大山人面对孤独,呈现出了一种东方独有的空灵;巧合的是八大山人有“癫疾”,一生中曾多次发作。有人说他行事癫狂,有人说他是装疯。史书中还常说他哑不能语,也有人说他是装哑。人们大都认为他装疯装哑的原因是国亡家破,令其郁愤填胸,不能自已。当有人嘲笑他:“画面无章法,连墨也舍不得多用,他则回应:“墨痕不多泪痕多”。所以,八大的画也一样很容易跟人产生共鸣,很有感染力。可是,他比梵高早了200年。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点思考和对你的回应。艺术总是很有趣,每个人看的角度和感受都不同,这就是我问什么一直喜欢艺术 。希望能一起探讨!!也能跟大家一起交流心得。
今天是梵高的生日,恰好看到你的这个问题,遂来简单讲一讲梵高《夜间咖啡馆》和与之类似的中国的绘画作品。我将分别从结构、题材和绘画语言中加以分析。
热烈的梵高
提起梵高,大家脑海中往往是,一个耳朵缠着绷带的疯癫艺术家形象,当然还有他的火焰般跳跃的向日葵。
梵高出生在荷兰,是后印象派中表现主义的***。成年后来到了巴黎,又辗转到法国小城阿尔勒。从1853年-1890年,只有37年,他的一生非常短暂。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对绘画有着火焰般的热情,即便是忍饥挨饿,即便是面对着日复一日的单调景物,他也能反复练习和尝试新的画法。
他一生中画了35幅自画像,11幅向日葵,若干麦田。
夜间咖啡馆
这幅1888年的《夜间咖啡馆》,是现实存在的。
靠近梵高抵达阿尔勒早期的住所,咖啡馆中间的门帘半开半掩,服务员站在灯光下面对着观众。房间中部有张台球桌。
当时的咖啡馆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身边的咖啡馆,小资且文艺。而是众多流浪汉和***夜间出没的场所。
即使如此,在梵高的笔下,也因为沐浴了情感的光芒,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灿烂魅力。
整幅画面笼罩在暖色调中,精确的用色和几何图形似的构图,赋予画面令人难以置信的纵深感,将视线从前景一步步引遥远的天际。
愿为青藤门下走狗
同时代的中国,正值清***末年,内忧外困的时期。当时中国著名的“海上画派”独领***,有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等等,在感情的表达上,都不及梵高的热烈。
但在300年前的中国,明朝的“青藤居士”徐渭,笔下情感于梵高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非要在中国找一位梵高式的人物,那一定是徐文长了。
他一生坎坷,屡遭不幸。科举考试八战八败,后为官,又遭冤狱,多次***未遂。
他笔下的花卉有着强烈的主观情感,震撼人心。同时他的写意花鸟,至今无人超越。
创立的大写意花鸟画,更是名垂千古。对后来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都有深刻的影响。
倘若梵高早生300年,与徐渭同一时代,两人一定能够相互欣赏,互为守望。
闲抛闲置野藤中
徐渭的代表作《墨葡萄图》,把没有人摘的野葡萄,藏在点点的墨叶之中,若隐若现。和提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相映成趣。
将抑郁牢骚和忿忿不平的情感融入到所画葡萄中。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形似。
总结:
一直觉着,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要结合艺术家创作时的背景和心境,一个艺术家的成就,要看他对后人的启发。
“开启不同于前人的艺术,启发后人的艺术”这就是徐渭和梵高作品的伟大之处。
但更多的伟大,来自他们的作品能打动人,无论他们的生活如何不堪和落魄,他们的作品永远是,美好的,纯真的,积极的。
我觉得徐渭和梵高都是把自己活得尽兴了的人,两个穷光蛋,管旁人觉得他们有没有天分,反正他们想干的事都干了。
他们的作品中有一种狠戾,非常罕见,直见性命,用生命画画,也用生命打动人。
以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现代室内设计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近现代室内设计案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