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公共场所室内微小气候国家标准?
  2. 主卧、客厅、卫生间层高为4.5米左右,想隔成两层,上下应该怎么分配,怎么设计?

公共场所室内微小气候国家标准?

微小气候

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微小气候亦称小气候,是指小范围区域或建筑内的气候。包括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

基本信息

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文名

小气候

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文名

microclimate

别名

微小气候

概念

微小气候(microclimate)亦称小气候,是指小范围区域或建筑物内的气候。住宅的室内由于屋顶、地板、门窗和墙壁等围护结构以及室内的人工空气调节设备等综合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微小气候,称为室内微小气候。

组成

1.气温:气温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同时也受生活环境中各种热源的影响。微小气候各要素中,气温对体温调节起主导作用。

2.气湿:气湿即空气中的含水量,一般以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80%为高气湿,相对湿度〈30%为低气湿。

3.气流:气流除受大自然风力影响外,还与局部区域热源和通风设备有关。

4.热辐射:热辐射由太阳及人体与周围环境物体之间通过辐射形式的热交换组成,两种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均有热辐射存在,由温度较高的物体向温度较低的物体辐射散热,直至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为止。物体温度高于人体表温度时,物体向人体辐射热流。使人受热,为正辐射,反之为负辐射。人体皮肤对正辐射敏感,而对负辐射的反射调节不敏感,故寒冷季节容易因负辐射丧失热能而使机体受凉。

公共场所微小气候是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干湿球,露点。 为了保证大多数居民机体的热平衡,有良好的温热感觉,以及有正常的学习、工作、休息和睡眠效率。

因此,微小气候的各个因素必须在时间、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

主卧、客厅、卫生间层高为4.5米左右,想隔成两层,上下应该怎么分配,怎么设计?

现在做隔层可以用槽钢,槽钢上面可以铺水泥板,再铺一层木工板,木工板上面铺木地板。总厚度约15公分左右,下层可以留2.4米,因为下层活动时间较长,层高必须高一点,这样住进去才不感到那么压抑。小复式给人的感觉很暖很有格调。装北欧风格最适合。

4.5米的高度,在现在交付的许多公寓中,算是很好的,市场上很多还是4.2米的,计算高度的时候需减点地面地砖或地板的高度,搭建的高度,吊顶的高度,二楼地板的高度,实际所剩的高度,是你使用空间的高度,设计的时候优先保证一楼的高度,再根据功能需求,合理的动线,适合自己的就好。

4.5米的高度,想隔开有点太矮了,底层可间隔两个房间,厨房和客厅。一端是厨房,另一段是客厅,因为来的客人不能上楼上去做客。可以稍高一点,太矮了,有些压抑。上边只能是睡觉,放个电脑桌及其他***,可以稍矮一点。分割的尺寸高度,还得由自己来掌握。

分隔了之后只有两米多的层高了,还吊什么顶.楼下留2.4左右,放客厅和卫生间厨房餐厅,楼上专门做睡觉的,2米左右吧```如果面积够大的话,卧室再放一间到楼下吧.楼上做书房和卧室还有更衣间或者储藏室.`

其实我觉得分隔后1层是2.35一2.45之间,因为中间还有一个夹层,一般的厚度在十到十五公分,做一下地砖后上面也没多高了,剩余2米以内足够,下面高一点给人的感觉不压抑,上边好一点做一个踏踏米还是可以的,毕竟上面只是晚上睡觉的地方,客人来也只是在下边做,最好找一个专业装饰公司设计一下做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