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机电销都是***30余人被抓

POS机电销都是***30余人被抓

穿工装、带工牌免费上门安装POS机,全程零收费的电销团伙被端了。

撰文|张浩东、冯雨霆

出品|支付百科

近日,「支付百科」注意到,警方再次曝光了一起POS机电销***案,与以往的电信***案略有不同,该案件在POS机电销后,有“安装员”线下为用户安装POS机,以此消除用户对犯罪团伙的警惕,大幅增加了犯罪团伙***金额。

01

电销POS机背后的套路

据报道,一名用户,2022年接到一个自称支付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可免费提供POS机,并免费上门安装,还有机会享受秒到账功能。该用户在犯罪分子的一步步地引导下,使用该POS机分批刷款2800元。在用户刷款后,却并未收到POS机刷卡金额返还,客服人员也无法联系,此时该用户才惊觉上当,选择报警。

警方调查后发现,该案件是一起有组织、有分工、有架构的团伙犯罪。犯罪团伙配合密切,受害者众多,导致群众资金受到巨大损失。该犯罪团伙的整个作案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犯罪团伙先从黑灰产业网中购买用户信息,由专业的客服人员联系用户,客服人员会以“免押金、免手续费、免安装”为统一话术吸引用户注意。若用户在一连串的“免费政策”下表露出了心动,客服人员将会提出POS机首周刷卡额达标,不仅能享受秒到账政策,还可领取其他***。在“优厚***”的吸引下,一些用户开始尝试申请该POS机。

第二步,客户申请POS机后,该犯罪团伙将会提供上门安装服务。为掩盖自身犯罪事实,该犯罪团伙注册了多个网络科技公司,安装人员将身穿工装,带着工牌,来到用户指定位置安装POS机。此时,安装人员将会再一次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步,客服人员将通过***指导用户使用POS机,客服人员将会分别以激活POS机、激活收款账号、激活秒到账功能等不同的名义分别诱使受害人刷卡。据悉,一般情况下,客服人员会引导用户分200元、200元、2400元三笔进行刷款,通过分散刷款的方式,再次降低用户警惕心。在用户刷款金额迟迟不到账时,客服人员会以各种原因搪塞用户,并在一段时间后不回应用户或拉黑用户。

最终警方发现,该犯罪团伙为掩盖其犯罪事实,陆续注册了8家科技公司。在抓捕时,警方共抓获团伙30人,缴获POS机2部,手机50余部,电脑10台,查证涉案金额100余万。

02

一切POS机电销都是***

犯罪分子利用用户免费获取POS机的心理实行犯罪,并非无懈可击。实际上,相关部门已给出了识别POS机电信***的最佳答案。

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和工信部反诈中心联合发布了一条短信提醒,其内容为“一切电话、短信以POS机客服、办理大额***、退押金、给礼品等都是网络***”。从反诈中心给出的定义来看,POS机电销已被全面否认,正规的POS机代理商也已紧随政策脱虚入实。

2023年5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收单外包新规明确要求,收单外包机构需要维护客户资金安全,诚实守信经营,业务真实合法。

此外,以拉卡拉为首的多家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已发布声明,要求代理商在展业时不得使用“零扣率”、“即时到账”等涉嫌不正当竞争、误导消费者的文字。若有违反,代理商将有可能面临终止合作的处罚。

事实上,最初的POS机电销多用以“切机”为主,仅是为了用户使用自家产品,还谈不上***犯罪。而如今的POS电销,已演变成骗取用户押金、骗取流量、夸大营销等电信***行为。POS机电销不仅使用户资金受到侵犯,还严重威胁到支付行业健康发展,扰乱市场秩序。

POS机生产需要生产成本,公司运营需要运营成本,如今POS机行业已逐渐成熟,POS机费率也相对透明。超低的费率,甚至无费率,全程免费,免费办理POS机还送礼品等等话术,其本身就不符合POS机行业规律。

从反诈中心到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在向用户传递出对POS机电销***的全力打击,一切POS机电销都应引起用户的警惕,一切宣传零利率的人员都应远离。代理商也需意识到,继续***用电销的方式进行展业,将受到多方联合打压。

电销末日!全国多地的电销公司被端,或面临最高10年刑罚

早在5月上旬,就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涉及电销***,非法获取、买卖个人信息,其公司高层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包括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业务负责人等。

此前,支付界百科就一直提醒大家, 电销POS机大多都是骗子,不可信! 关于电销POS机刷卡不到账,***被盗刷的***比比皆是,但是依然有客户为了蝇头小利,不顾资金安全,最终导致上当受骗!

通常,电销POS机的推广人员多以客户现在使用的POS机费率高,跳码、到账延迟等各种理由,宣称为客户更换低费率、不跳码的POS机。低费率还不跳码,这有可能吗?真以为支付公司都是做慈善的?正是因为推销人员摸清了客户贪小便宜的心理,电销POS机***才屡屡得逞。殊不知,到头来正是因为贪小便宜才导致了吃大亏!

对于那些从事电销POS机的人,支付界百科奉劝一句, 不要再在违法边缘疯狂试探了!

根据 《刑法》第266条:***罪

***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253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

还有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第1033条规定 ,除法律另有规定,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当你拿起电话冒充银联、支付机构,诱骗客户更换POS机,这已经属于***行为;当你以非法手段骗取其他支付公司或者代理商的劳动成果时,这已经在违法了。当你利用手上那份通过窃取或其他非法方式获得的个人信息名单,向客户推销POS机时,这已经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都知道,电销POS机之所以成为行业毒瘤的其中一大原因,正是因为有 数据泄露的隐忧。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关于 电销POS机的投诉内容 其实并不少。有用户袁先生在聚投诉平台投诉通联支付时称,截至5月8日,自己已经收到4台通易付POS机了,“一天接到多次通联支付95开头的推销电话,打电话的客服人员明确得知自己的联系方式、姓名、使用的POS机等信息。”

客服人员明确知道用户的联系方式、姓名、使用的pos机等信息,这些公司都是如何获悉?是否构成了买卖个人资料、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有业内人士透露, 要想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并不困难,甚至有不法机构就是以贩卖获得的客户信息生存。 很明显,电销POS机牵扯出的个人信息贩 卖已成黑色产业,并紧紧地依附着电销行业。

电销POS***之所以日益猖獗,骗子的胆子越来越大,难道是客户越来越好忽悠吗?难道每个客户都只能是当韭菜的命吗?从某种程度上讲,是 支付行业监管缺失、职能部门监管整治缺位 为类似***提供了温床!

面对这样的行业环境, 支付圈的各位唯有抱团取暖 ,对此类电销***坚决说不,才能迎来行业的蓬勃发展!如果任由电销切机的现象发展下去,对行业乱象视若无睹,最终只会导致整个行业风气越来越差,行业环境的萧条和低迷!

央视曝光:这些人因POS机养卡提额被抓,涉案金额3000万

电销、网销POS机乱象丛生,遭到各大支付机构严打,而在线下市场,养卡、提额等现象盛行,利用线下店面开展业务的背后,有人却因专营POS机***和养卡被抓了。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自选商户POS机落幕后,养卡等行为曾受到短暂性波及,但这并没有长期影响存在巨大市场需求的养卡业务,除利用POS机刷卡外,大量的专业养卡门店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解决了持卡人的需求。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郑州市中牟县公安局侦破了一起特大专营POS机养卡***案 , 8名涉案人员通过线下商铺进行养卡提额等业务,涉案资金高达3000余万元。



这起3000万POS大案的告破,由一起***盗刷***引起,因这次***盗刷导致当地8家以经营养卡、***业务为主的门店最终关闭,8名涉案人员也被警方抓获。



持卡人赵某是一名普通的***爱好者,对额度的追求使他找到了一家街头小店进行养卡,在将***交由他人养卡提额的过程中,赵某的***被刷走1万元后,店主迟迟没有为其进行还款。

赵某随后发现该店店主处于失联状态,电话无人接听,且线下门店也已关门,赵某养卡过程中1万元的刷卡消费被迫自己偿还。

被骗的赵某向公安机关进行了举报,警方在调查后发现该店打着销售POS机的旗号,实际上在开展非法养卡、提额、还贷等违法犯罪活动,除了赵某养卡的店铺外,还有多家类似的店铺分散在不同区域。

在警方的严查之下, 8家以养卡提额为主营业务的窝点被警方打掉,总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查获157台POS机及大量*** ,最终8名涉案人员因涉嫌非法支付结算被***取强制措施。



事实上,这种靠持卡人养卡提额盈利的小店近年来数量不断上升,POS机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新的生意,靠养卡提额来牟利便是一片新的市场,玩家少且市场需求大,依靠一家线下门店即可入局。

这些人当中曾经有一部分是POS机代理,还有一部分是资深***从业者,这些人长期以来打着政策与法规的擦边球,而警方对此次利用POS机养卡行为的打击,为其它从事养卡提额业务的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据「支付百科」了解,目前在线下支付市场, 许多商铺打着“***服务”的旗号,实则在做着***、养卡的业务 ,帮助持卡人进行***或者偿还***,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这种类型的商铺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经营范围多样,办理信用、办理POS机、***养卡提额、***等都包含在内,基本涵盖了主流的C端支付业务,但是也存在不合规的风险。

***快速上升的发卡量及居高不下的逾期,激发了养卡市场的潜力,加之央行二代征信系统的上线,使重视征信的持卡人不得不通过POS刷卡的方式来实现按时还款。

在支付行业,POS机刷卡已成为持卡人重要的***方式,通过POS机刷卡,持卡人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将***内的资金转移到储蓄卡中,从而达到按时还款的目的,伴随着持卡人的资金需求,手刷、mPOS近年来非常火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相关立案追溯标准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等方式向***持有人直接支付现金,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以非法经营罪立案处理。



许多持卡人利用POS***,与通过POS机向持卡人提供养卡***服务并从中牟利的行为有一定区别, 虽然构不成非法经营罪的标准,但持卡人在POS刷卡时会受到发卡银行的监测。

此前,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意见》),指出当前***业务面临的***授信不审慎等突出风险问题,要求各银行加强防范***账户开立风险、严格***授信管理、加强***交易监控。

多家银行也开始整顿***业务,部分银行更是以降低***额度的方式,以此来减少***带来的逾期,广发银行前不久更是发公告,表示将分批实施***交易限制。

银行此举主要是针对POS机虚***交易,长期利用POS机不正常交易的持卡人, 当银行***风控模型监测到持卡人用卡状态、用卡安全、用卡规范、偿债能力等出现异常时,银行就会主动***取调低预授信额度、暂停用卡等风险保护措施。

此外,一旦被银行发现使用***虚***交易,除了封卡,也很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更重要的是,如果利用中介公司等机构进行养卡提额,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或被他人盗用的风险。


一个朋友做电话销售的,公司涉嫌***,全部员工被抓了,进了看守所了,现在30天了?

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后,侦查机关首先要立案侦查,拘留期间最长37天,其中7天为检察院审查逮捕期间,你的朋友如果此时还没有被释放,则有可能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此时需要律师介入,及时了解案情,***取措施保证你朋友的合法权益

电销pos机犯法吗

电销POS机是违法行为,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涉嫌***罪、非法经营罪。
法律分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身权利罪。***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