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抓鱼75元回收衣服翻8倍出售客服称用于填补成本网友这差价也太离谱了吧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据媒体报道,近日,上海一网友称,自己在多抓鱼平台准备出售自己2018年购买的、价值1500元左右的连衣裙等三件衣服。多抓鱼审核结果显示,这条裙子价值75元,另外两件同等价位的衣服价值分别是2元和5元,由于价格太低,该网友取回,最终仅出售了连衣裙。而在收到多抓鱼给付的75元后,该网友发现,这条连衣裙被多抓鱼以629元的价格售卖。
多抓鱼客服表示,多抓鱼在回收服饰时,需要付出仓储物流、清洁消毒、审核鉴定等成本,同时还要承担卖不掉的风险,因此买卖中间会有差价,这部分差价也用于覆盖上述成本。
对此,有网友称:“这种平台都差不多吧,都是低价收,高价卖的”“好家伙十倍差价”“这差价也太离谱了吧”“真的有人花600多去买件二手衣服”“它家一开始还行,后来就收价低,卖价高了,现在已经不用了”“成本75元的东西卖600元正常吗?”
新媒体编辑:崔晓萌
一审:崔晓萌二审:何颖曦三审:周琦
多抓鱼75元回收衣服翻8倍出售,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吗?
上海一网友声称自己多年前花了一千五百元购买的一条连衣裙,放在二手平台上出售,二手平台评估这件连衣裙的价值是75元钱,结果一倒手就买了629元。此事发到网上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二手平台都是明码标价,这种操作很正常,但是审核结果显示物品价格太低就会伤害到消费者的信任。其实,只要有时间完全可以自己在二手平台上销售,这样就能卖个不错的价格,但如果想要省劲,对卖价没有太高要求的话,那就选择二手平台回收。
关于低价收高价买的事情,二手平台的客服给出了解释,客服声称平台回收服饰,是有成本的,仓储物流、服饰的清洁和消毒,审核鉴定等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不仅如此,平台还要承担卖不出去的风险,因此,买卖的差价大也是有原因的。不过网友们对此事情的看法也个不相同,有网友表示,平台买入和卖出的价格相差也太大了,怎么看都很坑。也有网友表示,二手平台给的是明码标价,觉得回收价格太低完全可以拒绝,回收了又嫌低,看到平台卖高价又眼红,这就有些不地道了。
这家二手平台在一线城市还是挺有名气的,开始是从微信公众号的二手书店开始起步的,一步步走来也有些年头了,刚开始,这家平台做二手电子产品和二手服饰等,近年来,集中到二手服装上了,不光有公众号和***,在上海还有一家实体店。这种二手平台的运营成本还是挺高的,所以他们收购的物品价格就会很低,其实,只要是卖***有时间还是自己在平台上销售。二手平台上销售旧衣服,操作起来还是挺简单的,只要输入基本信息平台会根据款式评估收购价格,总之就是款式越新颖,平台收购的价格也就会越高。
多抓鱼75元回收的衣服629元售卖!客服是如何回应这件事的?
客服对于此事的回应就是:差价用于填补成本。也就是说,卖这么贵,是因为其它的成本比较高,需要提升价格来填补。
怎么说呢,客服这个?差价用于填补成本 ?很正常的,因为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其成本不可能只有是其生产成本,还有科研成本、运输成本、损耗成本等一大堆成本的,这些都要算到单个商品的售价里面的。这里我就拿衣服来举例吧,衣服的定价,主要的成本有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损耗成本;次要的成本有门店成本、人工成本。这些成本结合在一起,价格肯定会比***高得多,因为不只是看一个生产成本来定价的。所以说,多抓鱼没什么问题,客服的回应也没什么问题,如果你觉得不好,你可以不卖,也可以不卖。这都是自己决定的事情,不是一定要发出来,然后让一群无知者去讨伐人家。
有一说一,客服对此的回应的确是没问题的。因为那有商品是真的就按照生产成本来定价的,如果这样定价,那么商家都不用赚钱了,每卖出去一件商品,就要亏一笔钱。人如果无知,就要学会去学习,如果不想去学习,那么就学会闭嘴不言,而不是到处彰显自己的无知。我不拿衣服来说,我就拿最常见的餐饮来说,我可以告诉你,你在酒店吃的东西。一百块的东西,如果按照生产成本,也就是原材料的成本来说,其成本很可能也就二十块封顶了,你觉得人家可能依照生产成本二十块钱来定价三十块或者四十块吗?不可能的!因为酒店租金不要钱?酒店水电不要钱?人工不要钱?
总的来说,客服的回应是:差价用于填补成本。也就是说之所以卖这么贵,是为了平摊各个环节的成本。
多抓鱼75元回收的衣服629元售卖,二手衣服出售是否需要说明?
多抓鱼75元回收的衣服629元售卖,二手衣服出售时需要说明具体的情况,只有这样才不算是欺骗消费者。只不过这个价格的差距让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不能接受,毕竟价格的差距确实有些离谱了。这套衣服在全新的时候价格确实是比较高的,但是平台在二手收购的时候只花了75元钱。如果卖出去的时候涨点钱的话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以600多块钱的价格卖出去就让人觉得非常不合理了,因为这给人一种溢价过度的感觉。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他们回收服饰的时候需要付出一系列的物流以及清洁消毒的劳动力,同时他们还需要审核鉴定这条裙子的成本,而且到了后期还有可能还要承担卖不出去的风险。所以在给裙子进行二手定价的时候,确实会出现一系列的差价,他们表明这些差价是覆盖了成本的现象。对于这样的解释有些网友觉得很夸张,另一部分网友表示只要标注清楚就可以了。
如果说这个平台在售卖的时候没有说明是二手衣服的话大家可能确实难以接受,但是如果最开始就标注了这是一套二手的服装,大多数的网友都表示自己是可以接受的。这种二手平台本身就存在着各种产品溢价的现象,否则二手平台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相关的意义,毕竟他们也想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一定的盈利。
所以大家今后在二手平台上购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看一看是否有标注是二手服装,千万不要花了大价钱以后才知道自己买的是别人使用过的东西。如果不愿意接受二手东西的话就尽量在官方的平台进行购买,这样就不至于踩到二手雷了。同时也希望平台在定价格的时候能够进行多方面的审核,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后期出现价格方面的争议。
多抓鱼平台75元回收衣服转手卖629元,这个差价正常吗?
我觉得这个差价不正常,纯粹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多抓鱼平台75元回收衣服,转手卖629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一女网友准备出售自己2018年购买、价值1500元左右的连衣裙,但在多抓鱼平台上出售时,平台给出的审核结果显示价值仅75元,她还有另外两件价值1000多元的衣服鉴定价格只有两元和5元。网友最终以75元的价格将衣服卖给多抓鱼平台,而在收到钱之后,该网友却发现被自己卖掉的连衣裙在多抓鱼平台以629元的价格在售卖。
针对此***,多抓鱼客服给予回复,称平台在回收复试时,需要付出审核鉴定、仓储物流、清洁消毒等各项成本,同时需承担库存风险,因此买卖间会有差价,差价用于覆盖所有成本。
我认为这个差价不正常,这简直就是在当消费者傻。
以75元价格回收的原价值1500元左右的衣服,售价卖到三倍甚至5倍的价格,我都并不感觉奇怪,可是售卖价格是回收价格的将近10倍,这个差价让人感觉有些难以接受。我能理解该平台客服所提到的各类成本问题,也能理解商家在中间需要赚一部分差价,但是这种差价实在太大了,对于售卖者和购买者来说,双方利益均是受损的,只有平台在中间旋转。
另外从曝光图片来看,服装售出者称衣服原价值1500元左右,但平台标的参考原价为2500元,这对于购买者来说存在一定欺骗性。从这方面角度考虑,平台方其实也在使用各种套路对消费者加价,这种行为可以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在对待。
原价值1500元左右的衣服,回收价格仅为75元,真让我想起了电视剧里的当铺,哪怕再好的东西在当铺也是不值钱的,这在现代社会确实是有些侮辱消费者智商。
当然,服装售卖者属于自愿将服饰卖出,平台方不论标价多少都属于正常商业行为。这就提醒所有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二手服饰类商品时,最好自身对衣服有一个相对估值,否则极有可能花大价钱买破烂货。
暴利!多抓鱼75元回收的衣服629元售卖,这是在反向打广告吗?
多抓鱼是一个回收旧衣服的软件,大部分的网友都是比较喜欢在这里售卖自己旧衣服的。不过有一女网友发现自己75然售出的衣服居然被多抓鱼以629元的价格进行售卖,这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网友都认为这是在反向打广告,让人们不要去多抓鱼上卖旧衣服了,可以直接在二手平台售卖,不要让中间商赚差价。
废旧的衣服如果丢弃的话,就会让人比较的心疼,因为衣服只是有一点过时,并没有出现破损。而现在回收旧衣服的平台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一些小城市就会出现一些收旧衣服的三轮车,人们会以几毛钱一斤的价格把自己的旧衣服卖出去。这就是非常低级的,而在网络上售卖旧衣服就是比较的贵的。这个女网友在2018年的时候买了一件1500元的连衣裙,结果多抓鱼平台判断这件连衣裙仅值75块钱。剩下的价值1000多元的衣服的鉴定价更是低的离谱,只值两元和5元钱。
回收的价格这么的低,那售卖出去的价格也应该低一点,这样才能让人们买到自己合心意的旧衣服,也能让这个平台流量变得越来越大,但女网友却发现自己的衣服居然卖出了629元的高价。上面就说了,网友感觉把衣服卖给平台就是很不划算的,还不如自己直接卖给他人。不过客服的回应也是比较的有道理的,因为在回收服饰之后需要进行消毒、物流,还要鉴定,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比如说这个衣服卖不掉。如果从这方面理解有差价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差价如此多也是让人不理解的。
有些钱可以让专门的人去赚,自己是赚不了的,比如说你不认识人,也没有平台,根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衣服售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