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室内设计国际获奖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室内设计国际获奖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设计过什么东西,说说呗?
我是尹洪波,专注于品牌策划设计研究及实践。分享我20年多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设计优秀奖作品”,欢迎批评正之!
品牌案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LOGO)
成绩:优秀奖
关键词:中国、优秀、旅游、开放
品牌基因:中国韵
标志释意:
1-整体创意为一座奖杯,也是“1”的造型,寓意最优秀的旅游城市。
2-标志将中国民族元素龙、华表、长城、麦穗以及世界旅游组织标志的地球、中国国家旅游局标志的天马等元素融为一体。伟岸的华表柱穿过腾龙拥抱的地球球心,巧妙融合成中国的"中"字字型,从雕塑的360°看都是一个立体的"中"字,华表顶端似奔驰的的天马,呼应"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设计主题。
3-傲世腾龙拥抱地球,寓意中国旅游开放的格局,与世界旅游接轨相融,以博大的胸怀欢迎五湖四海的宾朋。
4-龙身的构图创意来自长城的城垛,整体既似一条抽象的长城,有飞龙在天之势;又似一支丰硕的麦穗,整体象征中华民族国强民富,遨游于世界。
5-标志创意简约易识,形象逼真,立意准确,一形多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旅游特色,洋溢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伟岸的视觉气质彰显了朗朗乾坤的中华气派。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愿意回答。
准确的说,我不是设计了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设计了一个创意:
N多年前还是只有单车的年代,我当时代步的,是一辆大红色的阿米尼变速车,貌似这在当时已算是引领潮流了。
这世界上有大大小小好多种设计,毫不夸张地说,夏天骑单车穿长袖遮阳,就是本人一大创意设计。[微笑]
记得当年上班路线是往东,而下班就必然朝西,所以来回都是个晒!
晒到实在受不了了,突发奇想,跑去外贸商店买了两件男士丝绸衬衫,一件为纯白色,一件是有带花图案的(写到此处,不由便想到张爱玲笔下的白玫瑰、红玫瑰)。[偷笑]
于是每日清晨与傍晚,苏州街头便可见到身穿一袭宽大的男士丝绸衬衫的女孩,只扣颈部一粒纽扣,骑行时,整个衣襟因了风,在身后高高鼓起飘荡,像极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鸟,就这么一路招摇过市,哪管路人好奇的眼光![可爱]
以至于后来有人效仿渐渐蔓延开来,成了我们这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再后来,便有了专门防晒的各色披肩卖,不知道制造商是否受到我的启发,早知道当年我就申请专利去了。[捂脸]
这事至今想起来,我还是有满满的成就感!
本人80后设计女,毕业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 ,说起设计是满眼的辛酸泪,从平面设计,到大型景观设计,还有农业品牌的总体策划与设计,直到现在最喜欢的文创设计,这么多的经历,并且是大跨度的真实体验,可以写一本书了,发一点景观设计稿和手绘设计稿,希望大家喜欢
美术设计是我的专业,因为有美术基础也敢于尝试与美术相关的设计,所以过去免费帮朋友做了不少的小义务小设计,在实战中摸索经验,针对是广告设计这一块,因为广告本身涉及到的面很广,从大到户外广告设计,小到名片卡片的设计,从包装封面设计到品牌标志LOGO设计。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转型选择珠宝设计这个行业,其实在设计领域都是有一点互通性,特别是产品开发设计思维空间与个人审美观有着直接关系,设计只是一个步骤和一道工序而已,除了设计我们必须从原材料认知(黄金 翡翠 宝石 铂金 18K金 钻石)材质颜色、寓意文化、生产工艺、销售渠道等每个环节都要深入了解。总之,关于设计这两个字在我们生活中越来重要,如何设计好的产品,需要靠长期积累内功,只有这样做到心中有谱,才会下笔才更有神。
大家熟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确实有道理,也具有普遍性。
我是从事宜兴紫砂壶设计制作的,虽然说是一个做手工的匠人,但和艺术也是挂上了钩,仿制古人作品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紫砂壶,制作的人多,其中不乏高手,和他们比较,我就大逊***了,而不是稍逊。另外古人留存下来的紫砂壶造型毕竟有限,大家争相仿制,没过多久就造成泛滥和熟视无睹的境遇,市场倒逼着我们要变。
于是做紫砂壶设计就成了常态,好在玩泥巴是人的天性,没感觉到是负担,相反的,新品出窑的那份成就感着实让我激动。
设计的素材就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与他人交流时的启发,来自于不断的尝试,当然了,我想所有搞创作的人,不会有太多的***生活的,不是不会,而是不屑,只感觉自己的有效时间太少了,舍不得浪费。
附二把我设计创作的紫砂壶,并已申请了国家外观专利。
有哪些可以推荐的室内设计***吗?
***室内设计不算多 不过公众号和网站特别多
第一推荐谷德设计网 国内外的很多设计都会在里面发布,内容主要是室内外设计及建筑设计。
其他的达人设计,建E网,室内设计联盟都是很有水准的室内设计网站
可以进入装修类的软件开始学,金枕织巢鸟施工图设计系统可以帮你从小白变成实习设计师,里面有教程还有人工服务,基本一天就可以熟练操作,全部都是自动生成,只需要输入户型和点位就可以了,直接可以生成全套施工图纸,材料人工清单/水电三维效果图
织巢鸟施工图
室内设计***个人是比较推荐“知户型”,作为国内首款移动端量房谈单工具,知户型是室内设计师的掌上宝,是他们随身携带的灵感收集器,更是他们的mini作品展示板。
知户型每个月会有两次改版,深受室内设计师的喜爱,功能亮点有很多:
智能测绘
设计师使用智能测距仪蓝牙连接知户型***,替代卷尺和纸笔,测量户型数据,测量精准数据直接传回手机。一边测量,一边生成户型结构,一个人即可轻松测量,改变传统模式一人测量一人记录的方式 。
户型绘制
知户型实现绘制模式、底图临摹、精量复尺模式、AI户型识别模式。一键切换绘制模式,绘制会更简单,使用“光标输入模式”,能预判墙体走向,无需手动画墙;临摹已有户型,墙厚预先设好数值,将不再重复输入,只需输入墙长,一步还原户型尺寸;AI智能识别户型图,只要在户型市场搜索户型,就能自动还原户型尺寸,精准高效地完成户型的绘制;自由绘制出复杂户型、完成不规则区域测量,知户型支持的绘制模式比较多样,可选项多,使用时你会感受到整个过程的简单流畅高效。
视图切换
知户型支持平面/3D/漫游三种视图切换模式,场景逼真,操作顺畅,方案布置详情一目了然。
软硬装布局
生成户型图后,直接进行软装、硬装的设计布局,添加丰富多样的硬装部件(地面瓷砖、梁柱,楼梯,墙标等),软装部件(茶几、餐桌,沙发,电视,床等),呈现完整的设计方案。
导出各种专业文件
一次性导出CAD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彩平图、手绘布局图等十多种格式文件,完美兼容CAD、3Dmax、sketchup等主流软件。
空间快照
自由选择广角镜头,一键提交,极速渲染出AO图、线框图、手绘图、效果图四种图纸,设计效果逼真。
手绘底稿
3D模式下,自由选取镜头广角,导出三维手绘线稿,用手绘传达空间之美,展现设计实力。
漫游***
自定义设计作品拍摄路径,户型方案一键生成漫游***,设计表现力MAX。
全屋漫游
设置每个房间查看角度,生成VR全景漫游图,用户身临其境观看设计效果。
分享关系网
设计作品分享至朋友圈,引爆订单量,可追踪客户来源系统,从此业务进展尽在掌握中。
日照分析
智能分析房屋***光细节,真实还原现场效果,让设计更加准确无误。3D模式下,可进入模拟日照场景,可对户型空间进行光照效果的预期评判,场景代入感较好。
一键报价
选择户型空间,根据材料及单价,进行工程总报价输出。
户型发送
将自己设计好的户型方案直接发送到其他指定账号,实现不同账号户型共享,让工作更高效。
快速算量
轻松选择装修材料及规格,快速生成装修材料清单,装修用料一目了然。
总的来说,知户型的功能丰富性以及操作便捷性,让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设计的方案呈现更加如虎添翼,对设计师提供助力,作为室内设计行业的的***工具,它真的是一款很不错的软件。
真正打动过你的一个设计是什么?
作为建筑师,许多***的作品在现场看,是真正的有感染力,空间场所感比照片上要强得多,所以说,真正的好建筑,不仅仅是上镜。
在***作品中,最最打动我的是路易康的设计,其中又以其遗作四大自由公园(Four Freedom Park)为最。
四大自由公园位于纽约东河上的罗斯福岛最南端,为了纪念美国总统罗斯福及其“四大自由”思想而建。
路易康在岛之南端设计了一个狭长的等腰三角形,承载了空间序列、场所氛围及心理感受的营造。
经过5棵山毛榉树排成一列的小树林,面对一个大台阶,站在台阶下,仰头只能看见纯粹的天空。拾级而上,树木、草坪和尽端的雕像,渐次浮上眼帘。
三角形的大草坪,两边各一列树,树木和草坪利用***原理,将人的视线集中在尽端的罗斯福雕像上。
雕像背倚巨石,永远在背光处。而从雕像侧边进入到纪念的“房间”,是一个三面白色花岗岩环绕,一面面向东河的,没有构筑物的场所。心理先抑后扬。
身在这个纪念地,面对是整个广袤的世界,而非一个精心描绘的肖像或者画,这是罗斯福精神的诠释。即使你不了解任何纪念的背景,坐在这儿,任海风吹拂,看海鸥来去,自然而然便可体会到自由的精髓。
三角形草地两侧还有低一层级的滨水步道,可以观赏曼哈顿中城的天际线,是联合国总部的最佳观赏点。经过精神的洗礼后,再由滨河步道返程,更加放松的看这座城市,这座自由之都。
每次去纽约,都一定要去四大自由公园,听海风习习,看树影婆娑,四季之景不同,却都可以放空自我,洗涤心灵。
光之教堂,安藤忠雄先生的代表作!
一座仅300余平米,却耗时十年才得以建成的传世之作。
第一次了解到光之教堂,是在大学时的建筑杂志上,照片中,室外的光线穿过巨大的十字形空洞闯入昏暗的房间,强烈的震撼感扑面而来。从此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
2019年2月,终于有幸亲身感受***作品。关于光之教堂的分析文章很多,广泛而专业,我想从个人的亲身感受来诠释,为何一座如此小的建筑能打动我的内心。
光之教堂真正的名字叫做茨木春日丘教会,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作为一个社区教会,这里不是景区,游客不多,交通并不便利,但依然不能阻挡专程前来“膜拜”的建筑师们。
我通过网上预约了一次周日礼拜的活动,早上九点赶到教堂,一座在街角小台地上不显眼的灰色清水混凝土建筑,安静的呆在那里,正如安藤的其他作品一样,外表低调含蓄,但我知道身入其中之后,一切都会不同。
由于我不是***,参加礼拜只是为了更深刻的感受这座建筑,关于礼拜的过程就不祥述了,我只想讲讲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和觉察。
整个建筑室内非常昏暗,除了眼前的光线形成的十字架。正因如此,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深深的被锁在了这个光的十字架上,以至于闭眼祷告时,由于影像暂留现象,视网膜映射入大脑的画面全是层层叠叠的十字架,就像给大脑打上牢牢的钢印,这样的体会非常玄妙。
人们互相交流时,你又会发现,每个人的面孔模糊,但双眸中却闪着十字的光斑,无数的光斑飘荡在空中。。。建筑与人的身体,与人的内心巧妙而紧密的连接了,建筑师要营造的宗教氛围深深的嵌入灵魂。
为什么要把十字架镂空呢?这一建筑最精髓的设计源自什么?身在教堂中的我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我们的世界是物质和意识共存的世界,身体感知着物质的存在,精神却在意识中遨游。而宗教就是人类的某种共同意识,是非物质的,也如道家的“无”,佛家的“空”,这不正是那透过十字架的空洞自由弥漫于房间中的光线吗。
那个精神的图腾,十字架,用这样一种虚空的方式,将大自然的未知引入钢筋混泥土这样典型而固化的人造物质中的过程,似乎就是对我们感知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某种再现与解读。而这样的再现是如此巧妙而不露声色。
建筑形式是简单的,建筑材料是单纯的,但内涵却丰富而深厚,就像深藏不露的扫地僧,安藤先生用一种东方哲学特有的内敛表达了对西方宗教的理解,淡然而深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室内设计国际获奖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室内设计国际获奖案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